『育兒生活543』爸爸媽媽需要知道小孩在上幼稚園前需要學會的能力!
爸爸媽媽是不是在想小孩在幼稚園前,要學會什麼呢?
是要提早教注音符號嗎?
是要提早教英文嗎?
是要提早教數字嗎?
答案是:以上通通都不是!!
什麼!!都不是?
那到底要讓小孩學會什麼?
就讓呆呆三寶麻咪我來告訴你吧!!
其實,最重要的就是小孩的心理因素!
一般來說,小孩最依賴的就是主要照顧者!
當面臨要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以及群體生活的時候,會不適應!
往往都會在小孩還沒有準備好的心態,
爸爸媽媽就會把小孩送去幼稚園!
小孩,當然會反彈,畢竟小孩很依賴主要照顧者!
如果一下就要他面對幼稚園生活,小孩當然會感到陌生而害怕而哭鬧!
那要怎麼解決這問題呢?
有下面2個方法可以解決
第一:先給小孩心理建設
首先,你可以在小孩2歲的時候,先給小孩心理建設!
三寶麻咪的小女兒,因為看到姊姊每天上學、放學!
心裡自然也覺得,他以後也要上課!
所以在家裡,他都會說,我也要去上課!
這時候,你就要大力鼓吹,對,你也要去上課喔!
同時也要告訴他,上課只有老師跟同學
是沒有媽媽在旁邊的喔!
久了,小孩自然就會印象深刻這件事情
也是給他一個心理準備,上幼稚園沒有主要照顧者這件事情!
第二:唸故事書
如果家裡沒有哥哥姊姊的話,就是唸故事書給小孩聽!
點我購買故事書
三寶麻咪我推薦這本書,裡面有豐富的故事
讓小孩知道,上幼稚園是在做什麼唷~
每天持續的陪小孩讀,讓小孩知道上幼稚園的生活!
第三:看卡通
是的,你沒看錯,就是看卡通!
三寶麻咪我會推薦佩佩豬或著阿奇幼幼園這兩部卡通!
因為這兩部卡通都有在說幼稚園的生活!
每天半小時,讓小孩知道,上幼稚園的生活是在做什麼!
身為主要照顧者的你,可以陪同小孩一起看,和小孩一起討論!
這樣,小孩如果要上學了,就會有所期待,有心理準備,才不會害怕唷~
生活自理能力
小孩除了心理因素要準備之外
還有一個超重要的能力就是:生活自理能力
那有哪些生活自理能力,要會的呢?
第一:吃飯
現在很多小孩,被寵壞了!
習慣被餵,而不會自己吃飯!
這到了幼稚園,一定會很挫敗!
因為老師只有兩個人,全班有30人!
老師自己也要吃飯了,怎麼可能只餵你一個小孩呢?
所以,在家裡,一定要放手讓小孩自己吃飯
不然,上了幼稚園,就會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啊!!
第二:穿鞋子
也由於小孩被寵,所以也不會自己穿鞋子
在幼稚園,都要穿脫鞋子!
如果小孩不學會穿鞋子的話
基本上,會造成老師的困擾!
畢竟,全班要等他一個人,也是會造成哀怨的!
所以,一定要讓小孩自己學會穿鞋子!
第三:收拾東西
在幼稚園,自己的書包要自己收、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、自己的餐具要自己收!
如果不在家,讓小孩自己學會收拾東西
這樣就會造成小孩反彈要去上課的原因之一
因為,在家裡都有人幫小孩收,在幼稚園沒有人幫小孩收!
小孩就會不想去上課,覺得都要自己來很麻煩!
第四:上廁所
基本上,在3歲的時候,小孩就可以戒掉白天的尿布!
就是為了要上幼稚園而先準備!
如果小孩還沒戒掉尿布,到了幼稚園會造成一些困擾!
也有可能讓小孩被同學取笑,這樣小孩就更不願意去上課了!
所以,戒白天的尿布讓小孩習慣到廁所上廁所,是很重要的喔!
現在很多長輩都很寵小孩!
讓小孩可以茶來伸手、飯來張口!
什麼事情都不用做!
這樣只會害小孩到了幼稚園,什麼都不會!
千萬不要想著,我只要把小孩送去幼稚園,老師就會教了!
千萬不要想著,我要先教會小孩注音、數學和英文等等.....
因為小孩如果先學會了,這樣他上課就會覺得無聊了!
就覺得,我已經會了,我為什麼還要聽老師再交一次?
就會想要發呆、搗蛋或著回家喊無聊!
不想要去上幼稚園,因為太無聊了!
反之不先讓小孩學會生活自理能力
一樣也會造成小孩不願意去上課
因為沒有人可以幫忙小孩做事情
小孩就會很排斥去上課了!
所以,不是要讓小孩先學會認知能力
而是要讓小孩先學會自理能力再學認知能力唷~
支持呆呆三寶麻咪持續寫文章分享唷!